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浠水织密城乡充电网 便民充电桩为民生幸福续航

7月8日,浠水县清泉镇四口塘社区林业小区,一排崭新的充电桩已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车主只需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就能轻松为车辆充电。整个操作过程仅需十几秒,简单便捷。

“以前,家里车子充电要跑很远,有时候还要排队;现在,家门口安上了充电桩,下楼就可以充电,方便多了。”小区居民徐婷表示。

四口塘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李雨欣介绍,目前,四口塘社区已有工行小区、线务小区等8个小区安装充电桩,共计200余个端口,后续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再推进安装。

充电桩不仅进了小区,还进了单位。在浠水县中医院,医院职工杨思敏充完电正准备回家,“以前,充电桩比较少,每次充电都很不方便;现在,我们单位安装了充电桩,方便多了,我每天都可以满电回家。”

从昔日排队2小时充电的焦虑,到如今在村头、社区、单位步行3分钟享受“秒充”的从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浠水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围绕解决充电难题,以8000多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织密城乡充电网,稳稳托起群众的绿色出行便捷出行梦。

电动自行车给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背后也暗藏乱停乱放、“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浠水县直面这一民生“痛点”,出台《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路径,成立县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专班,锚定充电桩“应建尽建”目标,将平安便捷送到百姓家门口。

“联合消防、住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全面摸排,梳理出充电需求端口缺口10900个。对照需求,我们分类施策,实行‘一区一策’,推进方案落地。”浠水县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专班工作人员李迎表示。

浠水聚焦“家门口”便捷充电需求,盘活小区边角闲置空间,发动群众共商选址,高效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建设,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目前,浠水县充电桩建设已完成总进度的75%。“我们将持续完善建、管、用长效机制。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布局,让充电桩真正成为群众出行的‘安全桩’、连接民心的‘幸福桩’,为浠水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动能。”浠水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锐表示。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特约通讯员 方俊 通讯员 陈祎夏 叶顺

编辑:徐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