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加装多光谱芯片后,手机拍照能实现“所见即真”的超高色彩还原;智能美妆镜可瞬间解析皮肤黑色素、粉刺等深层信息;根据果蔬颜色,手持设备能秒测新鲜度……4月23日,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凭借一系列亮眼应用,一家来自比利时的企业引发广泛关注。
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这是全球首款具备量产能力的微型多光谱芯片,可实现15个通道的光谱分析,数据采集量是传统RGB传感器的5倍,能使终端设备突破环境光源限制。”视铂科技(Spectricity)中国区技术科技总监胡彬介绍。
比利时与武汉航程虽远,但企业和位于光谷的九峰山实验室已成“零距离”。去年底开始,依托实验室在业内少有的顶尖光学加工和检测设备,双方已开始规划下一代产品的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利用多方资源加速我们的产品落地,企业也计划深度融入光谷的创新链、产业链,以此为重要基地开拓中国市场。”胡彬说。
2023年投入运行的九峰山实验室,建成了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吸引海内外合作伙伴竞相奔赴。
作为国内稀缺的硅光及三代半导体封测设备企业,驿天诺一直与九峰山实验室深度合作,开发出碳化硅、氮化镓晶圆测试系统。这种“实验室-产业”的联动模式,让设备研发迅速获得市场反馈,不断开发和迭代出全自动上下料等创新功能,填补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多项空白。公司营收也因此连年攀升,并在去年完成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没有本土高端平台的硬核支撑,深耕光学设备市场多年的腾景,不会这么快向下游延伸,开启全新的光模块业务。”腾景科技武汉子公司总经理李维杰介绍,相比海外专业检测机构,九峰山实验室的响应速度更快,检测成本更低,也让他们这家来自福州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更有底气,并将高速COB光引擎研发生产基地就近落子光谷,下半年生产线有望实现量产。
为了让落户企业安心“扎根”,光谷出台多项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重磅政策:每年设立不低于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投入设备等固定资产,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2亿元;针对EDA研发等费用,每年最高支持1000万元……
短短3年时间,以九峰山实验室为创新极核,百亿龙头项目接连落地,50余家上下游企业聚集,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规模快速突破200亿元。
“以前我们是以一两个重大产业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引爆点,而这一次我们是以建设九峰山实验室为原点,让产业创新生态枝繁叶茂。”武汉东湖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谢齐威说。当天同期举行的光谷青桐汇化合物半导体专场活动上,7个优质项目进行路演,2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闻讯而来,助推更多“视铂科技”“驿天诺”涌现。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千亿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创新街区,力争三年内引进和培育上下游企业100家,创新创业高层人才超200人。我们为大家做好生产、生活配套,让大家留得住、发展得好。”谢齐威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真真 马文俊
4月23日,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一家来自美国的企业颇受关注。
仅两张桌子宽的展位,全英文业务介绍折页,却引得新老客户频频驻足。
这家公司名为Silvaco,是来自美国加州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隐形冠军”。
“居然又碰到你,上次聊的软件服务,公司已决定续订。”一家武汉客户与Silvaco中国区销售总监马隽楠紧紧握手。
“那太好了,我们近期正准备去你们公司看看使用情况,有问题随时响应!”马隽楠说。
“两年前首次参加九峰山论坛时,我们在湖北的客户仅三四家,现在形成了覆盖近20家头部企业的合作网络。”马隽楠说,作为全球领先的EDA软件供应商,Silvaco在工业仿真领域的核心技术,已深度融入光谷多个化合物半导体项目的运行。“过去一年,我们每季度至少来光谷一次,几乎每次都能发现新的合作机会。随着这几年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的高速发展,这里对公司越来越重要,以后我还会常来。”
总部位于日本大阪的吉永商事株式会社,专营半导体上游制造设备,今年派出多人参展。早在十多年前武汉光通信产业迅猛发展时,该公司便布局华中市场,高德红外、锐科激光等企业均是其客户。
九峰山实验室展台,观众仔细参观各种化合物半导体晶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九峰山实验室投用后,光谷涌现出越来越多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新需求,我们越来越深耕武汉市场。今天已有多位潜在合作对象前来咨询。”商社销售经理杨显伟说,“很多客户早早加了微信,销售人员在手机上和他们沟通设备参数和服务细节。”
“脱钩断链”,挡不住携手共赢的市场选择,挡不住用脚投票、漂洋过海的外商。
国际领先半导体服务商EVG展台上,除5名中方员工外,还有2位从奥地利总部远道而来的技术高管;全球知名检测仪器商、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赛默飞世尔,则为展会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半导体设备……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参展商,跟随市场的脚步,亮相目前中国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展会。
“首届九峰山论坛上,我做过开幕演讲。这次再来光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瑞典皇家科学院及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Lars Samuelson感慨,光谷不仅在光学领域保持领先,这两年在功率器件、通信等化合物半导体领域发展特别快。“这里的创新生态真的令人印象深刻,明年我会再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张真真
“中午和去年新结识的上游厂商餐叙,他还带来了下游厂商,大家一起聊了聊设备关键模块的研发前景。”
4月23日14时许,上海邦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洁赶回企业展台,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时说,“在上海邦芯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企业发展。武汉为我雪中送炭,我应为武汉摇旗呐喊!”
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现场图。
01
没见过面 九峰山实验室却送来千万大单
上海邦芯结缘九峰山实验室,是在2022年上海封控期间。
“当时大家吃住都在公司,不知道封控要持续多久,很是担心。”梁洁说。2022年3月的一天,公司电话响起,对方自称是武汉九峰山实验室工作人员,通过客户介绍,向上海邦芯订购两台半导体刻蚀设备。
成立于2020年的上海邦芯,专注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和国产化替代。此前,上海邦芯从未与九峰山实验室打过交道,双方连面都没有见过,对方就送来千万大单,这让当时处于疫情阴霾中的公司全员振奋无比。梁洁直言,这种感觉就是雪中送炭,帮助上海邦芯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封控期间,梁洁带领研发人员与九峰山实验室密切协同,就产品性能、定制化需求深入沟通。疫情过后,上海邦芯迅速组织生产,第一时间向九峰山实验室交付产品,赢得对方好评。
次年,首届九峰山论坛举办,上海邦芯应邀来汉。此后两年,上海邦芯连续参展,成为论坛“老面孔”。
今年参展,梁洁认真听完了开幕大会上的所有主旨报告。在他看来,参加九峰山论坛最重要的收获,是业界大咖对半导体行业前景的判断。
“比如今天就有很多专家提到了氧化镓、氮化铝等第四代化合物半导体的应用前景,这对于我们明确研发方向,特别是搜集在这些领域有研发计划的企业需求具有风向标意义。”梁洁说,连续三年来汉参展,帮助公司看清了行业大势。
02
容忍度变高 国产设备越来越被认可
一台半导体刻蚀设备,由一千多个部件组成,包含一万多个零件,要让这些零部件协同工作,生产出良品率足够高的产品,不是一件容易事。
初创型企业生产的产品,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下游企业看来,这些问题会影响正常生产。
梁洁说,携手九峰山实验室,不单单只是把设备卖给对方,而是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让公司的设备得以在九峰山实验室的一次次的试验中查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不断优化、性能持续提升,助力产品越来越成熟。
“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大家对国产设备的容忍度越来越高。如今敲开下游企业的门,对方不会再因设备国产而心存疑惑。”梁洁说,“设备有问题很正常,关键在于我们能一起解决问题,国产半导体设备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03
这场论坛让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今年的展会为期3天,梁洁计划每天都把中餐和晚餐时间留出来与友商餐叙。
在梁洁看来,与其说九峰山论坛是一场行业盛会,不如说它是一场朋友聚会。
“通过展会展示上海邦芯的技术和产品当然重要,但我们更希望通过参展融入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生态圈,聚集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梁洁说。
上海邦芯首席技术官梁洁(右一)在展台向专业观众介绍半导体工艺设备。
最近两年参展,梁洁每次都会拓展朋友圈,有的是通过逛展互递名片结识的,有的则是上次展会认识的新朋友变成老朋友,老朋友再向他介绍新朋友。
梁洁说,九峰山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研发和创新的科研机构,经过3年多发展,产业号召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化合物半导体行业的“群主”。
“每次参展,看到合作企业的展台,我都会拨通负责人的电话寒暄两句:来了吗,中午聚聚?”梁洁说,正式的商业合作谈判,大家都是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但不一定能谈出结果。相反在展会期间围桌而坐,新老朋友热络交谈,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往往能迸发灵感火花。
梁洁说,与九峰山实验室的密切往来,让上海邦芯在武汉市场站稳脚跟,“武汉半导体企业每开一条产线,都会用到我们的设备,马上就要通线量产的长飞先进,就向我们订购了一台刻蚀设备和一台沉积设备。”
成立仅5年的上海邦芯,累计卖出100多台设备,其中10多台销往武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我们的手机充满电,从过去的两三小时降至几十分钟,电动汽车充电的时间也越来越快。
超充展区,号称“电王”的超级充电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这背后,其实要归功于像碳化硅、氮化镓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利用这些材料制造的充电器核心芯片,可耐受千伏高压,从而实现快充。
4月23日,聚焦化合物半导体的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以下简称“九峰山论坛”),华为、极氪、蔚来等品牌均秀出看家本领,将“快充”提升为“超充”。
01
充电10分钟,可行驶四五百公里
对电动汽车而言,高效补能是一场“双向奔赴”:既需要车辆“吃得快”,还需要充电桩“喂得快”。
极氪能源的展台并不大,只有不到10平方米,但技术非常亮眼。
“我们的充电桩已经具备兆瓦级充电功率,在业界处于第一梯队。”极氪能源大客户合作负责人杨帅从杭州风尘仆仆赶来武汉,展会第一天就接待了不少意向客户。
兆瓦,即1000千瓦。用这样的充电桩,为搭载800V碳化硅动力平台的车辆充电,只需10分钟就能从10%充到80%。
“如果这台车搭载的是100千瓦时电池,10分钟充入的电量足够车辆行驶400-500公里。”杨帅说,“充电十分钟、用车一星期”,这样的应用场景对很多家庭用户来说已经不输燃油车了。
据介绍,武汉某企业正与极氪能源洽谈合作,拟以加盟的形式建设湖北首个兆瓦级超充站,预计6月投入使用。
02
华为“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亮相
10年前,电动汽车刚兴起时,在空地上划几个车位,装几根充电桩,最早的充电站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快充、超充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充电站的外观、功能也在持续进化。
九峰山论坛上,华为携旗下“光储充一体化”超充站亮相——根据不同需求,超充站也能像哪吒一样“三头六臂”,兼顾多项功能。
展台布设的模型显示,“满血版”超充站具备光伏屋顶、多个车位、一座液冷充电站和一座储能站。
光伏屋顶发出的电,在电价处于峰值时段输向电网“挣钱”。谷值时段则输往容量达200千瓦时的储能站,可用于车辆充电或园区供电。
液冷充电站则具备720千瓦时的最高功率,支撑这项技术的核心,就是碳化硅功率芯片。通过应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技术,场站整体能耗显著下降的同时,还可满足10余台车同时充电。
“快充站根据实际需求‘丰俭由人’,无论是为车服务还是为园区服务,都能找到最佳契合点。”华为展台有关负责人说,华为超充站目前已落地位于光谷左岭的华润双鹤产业园区,未来将在武汉推广普及。
03
为电动车换一块新电池仅需3分钟
与大多数车企不同,蔚来汽车实现“超充”的路径是换电。
蔚来旗下乐道汽车有关负责人介绍,蔚来在全国各地已经布设了4500座换电站,其中武汉有40座,遍布三镇。
换电是个啥概念?其实就像10多年前给手机更换电池一样,取下旧电池、换上新电池,手机就“满血复活”了。
电动车停在换电站里,智能机械臂将固定电池包的螺丝拧下来,把旧电池包拆下,再把新电池装上,拧紧螺丝、通电测试。仅需几个简单步骤,电池就换好了。
公开报道显示,蔚来已经在光谷建成两座第四代换电站。“蔚来、乐道品牌的电动车,从驶入换电站,到换电成功仅需3分钟。”上述负责人说,换下来的电池在换电站里通过碳化硅功率芯片赋能实现快充,让电池得以快速周转。这使得第四代换电站单日最高服务能力可达480次,效率较上一代提升30%。
蔚来换电站还可服务其他车主。2023年底,蔚来和吉利就加强换电产业链合作、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展开合作。
来源: 湖北日报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