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者:三中全会精神 引领黄冈实践 | 叶路洲:科技绿洲,播种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黄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黄冈市融媒体中心推出《施工者:三中全会精神 引领黄冈实践》系列报道,将带您见证黄冈科技创新的蓬勃兴起,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和改革发展的坚实步伐。本期一起来看《叶路洲:科技绿洲,播种未来》的故事。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近年来,黄冈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这里是黄州区堵城镇叶路洲,是由长江水流形成的冲积洲,地形平整,土壤肥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蔬菜种植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过去,这里的农户一直以露天蔬菜种植为主,虽然发展了一部分大棚蔬菜,但种植方法传统,标准化程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收益较低。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冈抢抓政策机遇,决定发挥叶路洲蔬菜产业的现有优势,建设叶路洲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

黄州区先后出台了《黄州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黄州区叶路洲蔬菜产业园总体规划》,并争取到1亿元的专项债券项目,相继启动和实施了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大棚建设等三大工程项目。

2021年,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叶路洲,投资6亿元,建成黄冈市最大的设施农业集群——一个89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和840个江南型日光温室大棚。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走进玻璃温室大棚,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块巨型显示屏。

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邱炳云:黄州、麻城、红安等7个县市(区)2300个大棚的种植情况,都可以在这个大屏实时显示出来,园区的这个传感器将光照、温度等环境要素转化为可视化数据,实时播放、动态更新,还对全国的蔬菜销售信息滚动播放。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走进大棚,真的是满满的科技范。

黄冈市齐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邱炳云:棚内的环境采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物联网数据系统等数字智能装备,进行精准的作物管护实现了农业生产科学化、专业化、自动化。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人才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技术革新的关键。齐农公司引入“寿光模式”,将山东寿光蔬菜专家与本土农科院、高校专业技能人才相结合,打造了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智库团队。

在政策、科技、人才的引领下,齐农公司成功打造了齐农智园、齐农慧耕、叶路洲慧园三个品牌,累计销售额达10亿元。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有了齐农项目的成功示范,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叶路洲的潜力。

截至2023年,叶路洲已吸引禾熙、伍康、新禾等大型农业项目市场主体20余家,蔬菜种植面积达1.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8000亩, 年农业总产值约4.2亿元,蔬菜总产值约2.8亿元。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通过引进企业,叶路洲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和农业开发,不仅活跃了土地资源,还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

在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内,许多村民也通过雇佣关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月都能拿到一笔稳定的收入。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高晖:目前,叶路洲还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开发采摘、观光、休闲、美食、科普、研学、露营等综合功能。

以生态景观为特色,以文旅活动为载体,吸引人流、客源,推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交融。

叶路洲,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技绿洲,是黄冈农业新未来的一个缩影。

黄冈正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号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快推进罗田县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麻城市大别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坚持立农为农、融合发展、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