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做好文物“活用”文章

本报讯 (通讯员张学生 马玉辉)近日,在红安举行的2024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暨湖北(红安)红色文化旅游季活动,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推广,全网流量超1.8亿人(次),红安红色旅游热度飙升、火爆出圈,“英雄大别山 游学将军县”旅游品牌持续擦亮,红色文物的多重价值也将被不断激发。

文以载道,物可传心。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传承中华文明。近年来,红安县乘借示范区创建和红色旅游季活动东风,多措并举做好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名扬四海的“中国第一将军县”,辉煌的革命历史为老区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存。目前,该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79处,其中革命遗址遗迹有233处。该县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善创建总体方案和《红安文物紫线规划》,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在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服务绿色发展。2023年,红安县成为全国第二批、湖北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单位。

保护为主,安全为要。该县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建立文物安全“一处一策”的工作机制,针对各文物所处环境、管理使用情况、安全风险等级等因素,科学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逐处落实文物安全责任。近年来,该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约3000万元,统筹实施鄂豫皖军事委员会旧址、彭杨军政学校旧址等处文物保护工程20余个,确保文物安全“零事故”。

故地新颜,老区不老。依托“将军故里、英雄红安”红色名片,该县合理开发利用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重点实施黄麻纪念园、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王近山故居等30余处展示利用工程,着力构建“点面交错、一线串珠”的文物展示利用新格局。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该县注重加强红色历史和文化的专题研究,深挖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黄麻起义会议等历史事件背后的红色故事,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学生研学旅行、干部教育培训相结合,编印《红色印记》《青年董必武》等红色丛书,推出《初心映红大别山》等一批精品党课,打造《我和我的红安》《红安永远红》等实景演艺剧目,在景与情、事与理的抒发中,增强红色故事感染力。

如何继续运用革命文物主人们的红色故事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其强大的价值引领和凝聚功能?红安县将结合全国第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系统梳理县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防范风险,建立文物基础数据库。同时,依托文物旧址,讲好红安红色故事,创新红色资源利用方式,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生态资源、特色民俗、特色产业,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相结合,切实带动革命老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