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15条旅游线路覆盖全县11个乡镇

本报记者 吴娅婷  通讯员 王运安

大山巍峨,连绵起伏。盛夏时节,驾车一路畅行,凉爽的山风迎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川藏线”。

这条路,正是英山多彩旅游路过三线段,如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卧在大别山深处。

近年来,英山县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以打造多彩旅游路为抓手,着力让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提高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为争当华中全域旅游排头兵夯牢坚实的基础。

目前,英山多彩旅游路已建成159公里,全县15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打造多处红色之路,贯穿东、西、南三河,纵横全县11个乡镇,连接境内12大景区。

英山多彩旅游路的建设,优化了道路条件、提高了整体交通效率,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沿线乡村以多彩旅游路发展为契机,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因村设路,破除梗阻——

“路通以后,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交通,曾经是掣肘英山发展的主要短板。

“我们村有种植药材的传统,桔梗、黄精等都是道地的好药材。”石头咀镇周家畈村民余有存说,过去这条路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路段变成泥土路、坑洼路,大车进不来、小车让不开路,药材商来这里太麻烦,卖不出去的药材积压着,最后只能压低价格销售。

周家畈村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201省道和大别山红色旅游路穿村而过。这里海拔较高,山林面积较大,适合种植多种道地中药材。一直以来,周家畈村的村民依靠种植药材为生。环山抱水的村落,与外界的联系一度只有一条土路,交通不便,再加上种植零散,让村民生活一直没法富起来。

省道323过三线石头咀镇至卡里段全长13.295公里,起点位于石头咀镇窑湾村,沿线经周家畈村、汤家湾村、营坊村等村,终点与省道323罗田段相对接。

2023年8月,过三线建成通车后,周家畈等村的群众到大别山高速路口仅需40分钟车程。

在英山,当时与周家畈村情况相似的村落为数不少。英山规划修建旅游公路时,提出“旅游路”就是“致富路”,希望连接尽可能多的乡村,尤其是脱贫村、交通闭塞村,这成为多彩旅游路规划的重点。

多彩旅游路过三线段建成后,与英山县东河西河公路相接。从此,从营坊村向东,可前往毕昇纪念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桃花冲旅游景区;往西可前往大别山主峰风景区、神峰山庄、四季花海景区、志顺茶园。就这样,村镇、景点被旅游公路一一连接,编织成一张全域旅游交通网。

沿途山脉连绵,沟壑纵横,英山风光,一览无余。“路通以后,大家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英山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矫正说。

变路为景,完善配套——

“多彩旅游路沿线到处都是风景”

路通之后,货车司机段阳春开心不已。“一路安全又畅通!以前开车送货,一天只能跑一趟,现在起码能跑三四趟。”最让他高兴的是,沿路的风景一天比一天美丽。橙色的野菊、黄色的向日葵、多彩的路标……路变漂亮了,开车时心情也更好了。

沿着多彩旅游路,从周家畈村向东行驶30分钟,就到了东河百里秀。

这里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山水一色,吸引了不少游客。附近村民在这里支起摊位,卖小吃、饮料、纪念品等,有的还办起了民宿,生意很好。

“以前来旅游,主要是奔着名气大的天马寨而来,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多彩旅游路沿线到处都能看到风景!”在观景台欣赏风景的游客张萍来自武汉,她这次带着朋友一起来“转山”。

东河百里秀以四季花海景区为起点,沿全长75.3公里的S222小白线美丽公路,至毕昇纪念园结束,全长68公里,贯穿温泉镇、红山镇、草盘地镇等5个乡镇和一个国有林场,串起桃花冲、篓子石、天马寨等旅游景点,通畅便捷的路网,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去年小白线沿线景区年游客达30万余人次。

“多彩旅游路就是让游客‘快旅慢游’,既提升整体交通效率,又能让游客慢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英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智介绍,英山形成“一区四带”旅游格局:城区温泉养生度假区、东河百里秀人文风情旅游带、西河十八湾乡村休闲旅游带、南河水乡生态旅游带、北部生态休闲旅游带,让“全县一个大景区,山乡处处皆旅游”,全域皆锦绣,山水醉游人。

以景带村,百姓增收——

“现在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沿着这条路,驾车7分钟就到英山昭关了,很方便。”安徽游客李国源自驾带着家人从岳西鹞落坪出发,沿着多彩旅游路畅游英山。

“我提前做好了攻略,第一天沿着东河线游玩桃花冲、毕昇大峡谷漂流,在毕昇纪念园看黄冈文化小剧,第二天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玩东河百里秀、茶叶谷,顺便买点英山茶叶,从四季花海景区转到西河,第三天游玩乌云山茶叶公园、神峰山庄、大别山主峰景区。”三天的游玩时间,李国源安排得满满当当。

沿着多彩旅游路前行,只见一路上外地牌照的私家车来回穿梭,沿线的农家乐生意红火,老板忙得不亦乐乎。

陶家河乡是英山县最偏远的乡镇,多彩旅游路的建成,串起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也让这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

临近中午,陶缘农庄迎来第一批客人,店老板肖勋负责接单点菜,妻子洗菜切菜,一刻也闲不下来。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园后,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农家乐生意兴隆。”肖勋说,高峰时15张桌子爆满,5月至8月的旺季,每月收入8万元。

云雾茶是英山的特产,多彩旅游路也围着绿色产业转。沿着多彩旅游路可直达大别山茶叶谷旁的烂柴河村,该村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去年人均年收入1.5万元,大别山茶叶谷被评为AAA级景区。

四棵枫村交通驿站里,既有特色农产品售卖,还有活字印刷术体验,路过的游客都会停下来“歇一脚”、看一眼。村民李爱环瞄准交通驿站的商机办起农家乐,店里的土菜、菌菇、河鱼成为游客的最爱。

“现在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四棵枫村党支部书记王保林说,当前,村里正在向生态旅游转型,已发展30家民宿,解决60人就业;旺季村里农家乐每天开席四五十桌,每户每年增收30万元以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