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产品多元技术并行向“新”向“绿” 产品畅销实现月度“七连涨”

央视网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我国商用车产销量均超过34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9%和9%。其中的重卡市场实现了自4月份以来的月度“七连涨”,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

2025年4月份至10月份,重卡销量平均增速达到近40%。值得注意的是,重卡市场从2025年初开始逐渐回暖,不仅是传统燃油车,如今已经形成了燃油、燃气和电动多元技术并行发展的格局,新能源与清洁能源重卡正成为市场增长的重点产品。

企业负责人梁兆文表示,以旧换新政策是2025年重卡市场回暖的“催化剂”,更是为行业结构升级起到助推作用,新能源的节能、TCO(总体拥有成本)以及充换电的便利性成为新能源转型的核心引擎。

2025年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加大了清洁能源重卡的市场应用。在广西梧州,这家大型资源运输企业,投入上百台大马力燃气重卡运输钢铁、煤炭等重要物资,助力区域资源运输向高效、低碳升级。

在河北石家庄,市场对新能源重卡需求旺盛,日前一次性交付的超过百台纯电动牵引车,为区域绿色物流转型提供了新选项。

在宁夏银川,针对西北地区长距离、重载的特点,优化的大马力燃气车型备受青睐,其出色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可帮助当地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梁兆文介绍,南方市场快递、港口、砂石料、钢厂等场景的运输特点是运距短、货物周转快,叠加气候因素更适合新能源车辆运行。

业内有关专家表示,这次重卡市场持续增长,是我国多项宏观政策形成合力、共同驱动的结果,这一增长态势有望得到延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5年,中国重卡市场能够实现销量的连续增长,是设备更新、基建投资、能源战略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预计这种增长势头将继续延续。

新技术新突破 助力重卡市场低碳发展

播放视频画中画

专家表示,之所以要重点关注重卡,一方面它是物流运输的重点产品,另外一方面,它又是汽车产品节能降耗的“大头”。作为道路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重卡的绿色低碳转型正迎来重要窗口期。

专家表示,随着一系列核心技术瓶颈的新突破,新能源重卡凭借其显著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正加速驶入各类物流运输核心场景。比如,纯电动技术在城市配送、港口短驳等场景中已成为重大市场的主流选择,氢燃料车辆在特定区域的零碳运营也完成了初步验证。

这家商用车企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卡产品正在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他们通过持续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优化电控系统,新能源商用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大电量与小排量高效增程器相结合的新技术方案,让新产品实现了单次补能续航超过1400公里。

企业负责人朱宏介绍,400度电量+2.5T高效增程器,打破新能源重卡的续航焦虑。同时,以最优的油电比来满足运营需求,为物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专家表示,重卡市场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正与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重卡行业进入一个以绿色、高效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华表示,当前,我国商用车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2025年9月新能源商用车单月市场渗透率首次突破30%。这一成果离不开国家长期系统性布局,技术研发上形成纯电、氢燃料、混动多元技术路线,续航、能耗等核心指标显著提升。

商用车产业新发展 标准赋能至关重要

播放视频画中画

专家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突破30%,标准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正成为推动产业从“政策引导”向“市场驱动”的关键支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月10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武汉宣布,国内最大的商用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建设。未来,这一基地建成后将全方位涵盖智能新能源商用车的检验、检测业务。不仅如此,我国商用车的标准建设已深度融入商用车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电池安全、能耗测试到充换电接口等,有效促进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

周华表示,标准建设上,构建覆盖安全、能效、环保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体系,推动与国际接轨。

中汽中心表示,“十五五”期间,我国商用车产业还需不断补足产业发展的短板。

周华介绍,“十五五”期间,商用车还面临多元技术路线适配性不足、安全标准未统一等挑战。他们将持续为产业提供全价值链技术服务,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