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3分钟申贷、0抵押0担保0人工干预、一键式提款”的纯信用贷款服务,自2020年以来,从武汉逐步走向全省,23家商业银行积极参与,服务经营主体超过百万户。
“5年来,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301’模式贷款近2000万笔,金额超2万亿元。”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夏洪涛介绍,目前“301”模式已覆盖全省普惠小微、科创、绿色、乡村振兴等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指尖轻轻一点
轻松获贷百万已成常态
在传统模式下,大额信贷的核心逻辑是依靠一定价值的抵押物来授信。比如,房屋、厂房等。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或者抵押物效力不足,很难获得贷款。与此同时,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又恰恰对资金需求极为旺盛。
广大中小微企业关乎着湖北产业的未来。
为破解难题,从2020年起,全省陆续开始全面推广“301”模式贷款。
“每天能收十万条蜈蚣,光付现就得25万元现金。”今年8月,本是收购旺季,荆门市牌楼镇的湖北桦泽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冲却面临资金压力。
关键时刻,湖北银行荆门分行“普惠金融服务先锋”团队主动上门,推荐了“301”产品“数链e贷”。8月19日,彭冲在“鄂融通”平台3分钟就完成了申贷。半小时后,湖北银行“智慧小微”系统根据企业信用状况自动评级,风控模型结合企业年销售1500万条蜈蚣的履约记录,快速审批通过200万元额度。
彭冲说,相比较线下模式,线上模式能省时一个多月,提供资料也更少。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秘诀是数据共享。近年来,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联合省数据局、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推动市场监管、税务、电力等部门的信息归集,加强“鄂融通”平台建设,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使用数据,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开发运行“楚天贷款码”,打通线上银企对接平台,推动在银行服务窗口、办事大厅、产业园区等场景布设扫码入口。
目前,各参与银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301”运作模式。比如,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推出“产业贷”,依托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性数据作为评价依据,信用类额度可达300万元,线上申请,快速放款。
合力建设信用生态
好信用户“秒申秒贷”
“301”模式为何能在线上进行?其核心就是商业银行能够依据企业有效的经营数据形成价值预判。信用认定越准、越快,放款的速度才能更快。
今年以来,我省进一步优化“301”线上信用贷款模式。针对数据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问题,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着力打通数据链。用好数字化平台,探索从政务公共数据、涉企市场数据和金融行业数据等多个维度打造“301”专题数据库,支持金融机构“301”产品创新。8月,工行湖北省分行与鄂融通平台运用政务数据建模推出“鄂信e贷”产品,已授信2.8万户。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还计划联合有关部门一同夯实“301”的增信链、政策链、产品链、评价链,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动“301”线上信用贷款活跃起来。
湖北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战明介绍,近5年,湖北银行通过“301”模式累计服务客户超40万户,实现信贷投放逾1000亿元。下一步,该行将持续加码科技投入,深化数据赋能,进一步推动“301”模式提质增效,让普惠金融精准触达更多小微企业。
汉口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毛锋说,近5年,汉口银行聚焦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301”贷款模式惠及小微客户7万余户。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化数智赋能,构建“标准+定制”的“301”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宽小微普惠金融服务半径。
“近五年来,我行累计投放‘301’贷款5000亿元。”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负责人说,该行以“数据驱动”替代“抵押依赖”,致力于打造“小微企业首选银行”,让信用良好的企业都能“秒申秒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交流部部长胡宏兵认为,“301”信用贷款模式越走越深,实现从“抵押依赖”到“信用赋能”转变,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从中获得“第一次贷款”,获得走向未来的希望。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 胡祎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