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优秀班主任、武穴市实验中学教师杨亚芳——用爱和智慧守护花开

课堂上,她循循善诱,用知识浇灌每一颗求知之心;课余时,她俯身倾听,以温柔共情化解学生的成长烦恼;班级管理中,她率先垂范,用双肩扛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她,就是黄冈市优秀班主任、武穴市实验中学教师杨亚芳。

身材娇小的她,戴着一副厚重的眼镜,镜片后藏着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她将青春时光献给教育事业,用爱和智慧守护学生每一朵花开。

临阵接棒

托起50多个孩子的希望

“我们信得过杨老师!”2021年暑假,武穴市实验中学九(23)班原班主任因突发情况要休养。距离开学不足一周,校领导急寻班主任人选。

此时,家委会成员带着一份“请愿书”找到校领导:纸上100多个学生和家长签名,一致恳请英语老师杨亚芳“临阵接棒”担任班主任。

当时,她的家中刚遭变故,身心正处低谷。经过彻夜难眠的思索后,她接过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从学生眼中亲切的“知心姐姐”,变身事事牵挂的“杨妈妈”。

在接手后的第一次主题班会上,她策划了“中考,我们一起许个愿吧!”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定下“跳一跳 够得着”的目标,一张张写满青春憧憬的便签,很快贴满班级“心愿墙”。

让杨亚芳没想到的是,自己开学初设立的“生日问候”制度,早已被学生们悄悄记在心里。在她生日当天,课堂上的灯突然熄灭,班长捧着精心准备的蛋糕缓缓走上讲台,全班同学齐声唱响《生日歌》,一声声饱含真情的“杨妈妈,生日快乐”回荡在教室。那一刻,热泪盈眶的杨亚芳更加坚定了守护这群孩子的决心。

如今,这份双向奔赴的信任与爱,仍在校园里温暖延续……

创新教学

让学生爱上学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跟着旋律一起动起来吧……”走进她的英语课堂,总能感受到轻松活泼的氛围。

她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创新教学为钥匙,解锁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爱上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她注重构建快乐课堂,将游戏互动、动画视频等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单词记忆时,设计“单词寻宝”“句型接龙”趣味闯关游戏;句型练习时,让学生分组编排超市购物、机场问路等情景对话剧本,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英语魅力。

她深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无论面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始终保持共情之心,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亲密联结。

留守儿童小诺,父母在外务工,英语学习没有信心。她坚持对小诺的作业面批面改,标出易错点耐心讲解,还每天抽出15分钟课后时间,用趣味小短文帮她拓展词汇。慢慢地,小诺的词汇量大幅提升,英语表达越来越流畅,重新找回了自信,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日复一日的深耕细作,换来了教学成果的硕果累累:她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翼杯”课件一等奖、黄冈市优质课二等奖、黄冈市课件一等奖,还在全国英语学科“长江杯”中获评省级优秀辅导员,2025年获评“黄冈市优秀班主任”。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她以学生的信任为起点,以师爱为帆,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用温暖的心灵呵护学生的成长之路。

因材施教

陪伴特殊生成长成才

每天清晨6点出门,夜晚9点后归家,中午仅能在办公室躺椅上小憩,这是杨亚芳的工作常态。她用陪伴和赏识,为留守儿童、困境学生铺就成长成才之路。

留守儿童小兵曾沉迷手机、上课嗜睡、作业拖沓,多次谈心无果,她冒雨家访,了解到他因手机被没收与奶奶起冲突后,轻声劝解并提议“封存手机至初中毕业”。当小兵看到文具袋上的“风里、雨里,你在老师心里”的纸条后,眼眶泛红,哽咽着承诺“听老师话,听奶奶话”。此后,她持续关注陪伴小兵,用赏识教育点燃他的上进心,让曾经的学困生逐步走上正轨。

2021年寒假,正在黄冈学习的杨亚芳接到紧急电话:留守学生小英因父母离异选择绝食。她即刻赶回武穴,来到小英家,一把将小英搂进怀里,安抚其压抑已久的委屈。为驱散孩子心中的阴霾,她每天挤时间写信,“你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Believe in Yourself, Never Give Up”……几个月时间里,她给小英写了100余封信。毕业时,小英抱着整叠信件,紧紧抱住杨亚芳哽咽道:“谢谢您,让我再次感受到妈妈的爱。”在她的鼓励下,小英考上理想高中,如今已圆梦心仪大学。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陪伴学生成长中自身也获得成长的旅程。”在岁月交替里,杨亚芳以春风化雨的爱心、静待花开的耐心,守护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林甜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