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黄梅县经济开发区内的禾美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园一片繁忙景象。现场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有序地装卸着各类农产品。
作为黄梅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政策核心载体,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禾美产业园项目不仅将补齐县域淡水产品加工短板,更以“三期联动”布局构建“养殖—加工—流通”全链条体系,推动黄梅从“水产大县”向“区域农产品集散枢纽”跨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黄梅水域面积超30万亩,年水产养殖量达12万吨,但长期面临‘养得多、加工少,卖得近、附加值低’的发展困境。”县农业农村局水产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熊青龙说,这一产业痛点正是县域农业产业链“断点”的缩影,而禾美项目的落地,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钥匙”。
禾美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时平介绍,项目将以“三期工程”梯次推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产品供应链生态。其中,一期投用的9000平方米冷链仓储设施已与县内3家大型肉联厂达成合作,同步推进乡镇订单农业洽谈;明年5月二期完工后,将重点开发鱼丸、鱼糜制品等水产深加工产品,拓展豆制品、面食加工业务,推动农产品从“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明年10月启动的三期建设,将建成云仓并构建全国性云供应链网络,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配送”模式,让黄梅农产品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消费市场。
“这一布局将推动黄梅成为‘鄂东农产品流通枢纽’,既能降低本地农户销售成本,又能吸引周边优质农产品在此集散,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熊青龙表示。
“目前,产业园一期冷链设备开始投入使用,首批冷链配送的淡水鱼将直达武汉、南昌等城市的商超和餐饮企业。”安时平说,在项目建设阶段,公司已与周边500余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推动小农户融入区域大市场。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郑鉴峰 孙小婉
编辑:汪泽滋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