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品牌价值累计突破380亿元 ——我市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引擎”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余涛 摄

3年来,40个黄冈品牌跻身中国、湖北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品牌价值累计突破380亿元;

全域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市累计制修订各类标准10256项,居全省第一方阵;

31个产品荣获“湖北精品”称号,认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二;

“品牌是城市的名片,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服务支点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壮大黄冈品牌方阵、激发品牌动能、服务产业发展。”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在11月11日召开的全市品牌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说。

构建品牌矩阵 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黄冈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锚定支点建设目标,逐步搭建“形象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逐步健全“市级统筹、专班推进、县市区主责”的联动机制,制定“蕲艾十九条”“英山云雾茶十五条”等支持措施,品牌建设多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率先“破局”,全市累计制修订各类标准10256项,居全省第一方阵。蕲艾产业协会、团风钢结构产业集群、英山茶产业集群3个质量服务站获评省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全市建成质量服务站及服务窗口108个、省级质检中心8个。31个产品荣获“湖北精品”称号,认定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二。15家企业分别斩获第八届大别山质量奖及提名奖。开展商标注册攻坚六大行动,全市有效注册商标超过6万件、湖北省优势商标82件。全市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62件,数量居全省首位。7件黄冈臻品获认定为首届“荆楚放心礼”,数量居全省首位。4个品牌入围“2025我喜爱的湖北品牌”决赛。

坚持“对内整合 对外开放”思路,全市各地品牌百花齐放、活力倍增。实现了“含新量”更高,团风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含绿量”更浓,红安县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组建湖北薯芋产业技术研究院;“含金量”更足,黄商品牌价值达5.72亿元,英山云雾茶综合产值达87.38亿元,浠水搭建蛋鸡产业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达1600家,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蕲艾品牌价值达142.58亿元,实现十连增,综合产值突破163亿元。

在加强品牌保护方面,我市成立了全省首家市级品牌建设服务中心及全省首个市州级品牌建设促进会,全市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49家,品牌协同保护格局不断健全。第七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黄冈市人民政府作为全国唯一地市级代表作交流发言。

针对媒体关心的“助力更多品牌提升影响力”问题,余水兵透露:“将在全市遴选200家放心消费单元上线高德地图,其中涵盖蕲艾、麻城福白菊等特色品牌销售店。广大市民只需搜索‘黄冈放心消费公益地图’,就能轻松找到具体位置,安心、省心、放心选购。另一方面,拟与国家级专业评估机构合作,启动2025年黄冈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服务工程,助力更多黄冈品牌行稳致远。”

激活东坡文化IP 上半年引客3978万人次

“黄冈是东坡文化的起源地,‘东坡文化’是黄冈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之一。”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良才在介绍文旅业品牌建设情况时表示,我市立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战略,加快东坡文化活化、转化利用,创新打造“东坡庙会”文化品牌,系列活动线上线下流量屡破纪录。

自2023年起,我市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模式,每年举办东坡庙会相关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全市10个县(市、区)。活动将东坡文化与传统节日、民俗风情、体育赛事深度融合,推出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文旅活动,努力让传统的文化活动变成群众心头暖、可感可及的“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如今“东坡庙会”文化品牌已成为黄冈发展全域大文旅的助推剂,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旅总评榜文旅融合品牌活动奖、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

“东坡庙会”文化品牌的发展促进了文旅消费持续火爆。自推出“东坡庙会”品牌并开展系列活动以来,旅游大巴比庙会前日均增长近30%,遗爱湖公园每天入园人数是庙会前的5倍多。2024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6434.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7.35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14.71%和17.64%。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97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1亿元,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

面对“如何突出黄冈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的比较优势”的提问,周良才亮出“新蓝图”:“在持续深挖东坡庙会品牌,策划热点文旅项目,构建区域文旅品牌合作机制的同时,主动融入‘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品牌,打造‘遇见东坡’‘遇见李时珍’等‘遇见’系列场景。还将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美食购物于一体的东坡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多彩旅游路为纽带,串起全市景点,构建快慢游相结合的全域文旅网。”

打造农业特色品牌 三大公用品牌价值均破50亿元

“蕲春蕲艾、麻城福白菊、英山云雾茶三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42.58亿元、72.81亿元和51.23亿元。”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智桂的介绍,展现了黄冈品牌强农的硬实力。

政策“加码”让品牌强农有了“助推器”,我市协调并推动省委农办出台《关于推进蕲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蕲艾跻身省级重点品牌行列。印发推进农业特色品牌建设的若干措施,重点打造蕲艾、麻城福白菊、英山云雾茶、浠水蛋鸡、黄梅香米等区域品牌。每年安排市级产业化奖补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市9个特色产业纳入全省“特色之乡”建设计划,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在标准化生产与品质提升方面,我市联合科研机构开展特色农产品育种攻关,新增省级审定新品种14个,全市优质核心种源自供率达23.6%。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184个,带动GAP模式种植33.24万亩。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市级高标准示范基地100个。全市“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289个,全部实现可追溯管理,为品牌质量筑牢防线。

全产业链资源的整合,有效打通了品牌“出山路”。我市组建蕲艾、茶叶、优质稻等农业行业协会17家,累计促成合作交易额100亿元,130余家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依托花湖机场等通道,推动300万杯茶、40吨浓缩红茶、3吨英山茯苓、3.7吨活体鳗鱼等特色农产品成功出口澳大利亚、韩国、越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浠水鸡蛋供应链成为华中地区最大鸡蛋交易市场,7S蕲艾产地仓公共服务平台链接蕲春3821家涉艾主体,英山茶叶供应链平台服务环大别山区域10多万户茶农。

对标省委农办近期印发的《振兴湖北道地药材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蕲艾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清单》,蔡智桂透露了蕲艾品牌的“升级路线图”:“到2027年,蕲艾新品种应用面积扩大到1万亩,GAP模式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到2027年,培育10亿元级蕲艾头部企业2-3家。开发药品类、保健类、药膳类以及文创类产品,培育年销量过亿元爆款产品5个以上。支持以蕲艾为核心申报国家级道地药材优势产业集群项目,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胡辉 通讯员 郭斯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