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村“新风行动”整治高额彩礼实践与成效

6月份,麻城市宋埠镇李胜村村民李师傅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儿子的婚礼成了全村移风易俗的“代言人”——女方主动提出不要彩礼,一场婚礼省下的钱,变成了小两口居家创业的启动资金。这焕然一新的气象,正是李胜村“新风行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今年以来,宋埠镇李胜村作为麻城市移风易俗的先行军,深刻认识到高额彩礼不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更易引发家庭矛盾、扭曲婚恋观念,成为制约乡村文明的“拦路虎”。为此,该村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打出一套整治高额彩礼的“组合拳”,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完善制度约束、发挥榜样力量等方式,逐步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婚恋新风尚在李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深化文明实践活动,筑牢思想根基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多平台、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体系,让“抵制高额彩礼”理念深入人心。

阵地宣传常态化。在李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移风易俗讲堂”,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剖析因高额彩礼导致家庭负债、婚姻破裂的案例,直观讲解其危害,并普及《民法典》中关于“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法律规定。宣传栏常态化更新“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等图文内容,微信群定期推送文明婚恋故事、政策解读视频,年推送信息覆盖全村98%以上村民。

互动教育生活化。以塆组会、村民代表会为载体,开展“彩礼该不该要”“婚事怎么办既热闹又不铺张”大讨论,引导村民算清“经济账”“情感账”。在今年2月举办的“乡村情缘”相亲交友活动中吸引本村及周边60余名青年参与,现场成功牵手2对,在交友互动中渗透“重人品、轻彩礼”理念,让文明婚恋观融入日常生活。

二、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强化机制约束

以村规民约为基础,激活红白理事会功能,推动彩礼行为理性规范。

明确职责定标准。由老党员、老干部、返乡能人组成红白理事会,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共同审议通过《李胜村村规民约》,明确“彩礼不超5万元、宴席不超8桌、亲朋随礼标准按亲疏关系100-300元不等、礼数减少到3项以下”的指导标准,并将村幸福食堂作为免费办酒地点,将“低价彩礼、简化仪式”纳入刚性约束,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明确依据。

全程介入强引导。对于村内婚嫁事宜,红白理事会秉持主动作为的原则,从男女双方开始议婚的关键节点便提前介入,安排经验丰富的成员与双方家庭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各自想法与诉求。如彩礼过高,就会多次上门,从家庭幸福、未来生活规划等角度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劝导。“嫁女不是卖女,幸福比面子金贵”已经成为理事会成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红白理事会不仅负责前期劝导,还对婚嫁全过程进行监督,从“议亲”到“办宴”全程跟踪服务。同时,理事会还以送鲜花、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人主婚等形式向新婚夫妇送祝福,并定期对指导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对劝导方式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执行效果。

三、开展典型评选活动,发挥示范效应

通过选树典型,让榜样“引路”,使“文明婚俗”从“号召”变为“行动”。

设立“新风光荣榜”。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将“抵制高额彩礼、节俭办婚事”纳入评选标准,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公示先进事迹,老党员、外地媳妇们“现身说法”,引导村民树立“低价彩礼、简化仪式、控制规模、节约开支”的文明理念。

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村组党员干部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在婚嫁中率先践行文明婚俗。村委副主任李红志女儿出嫁时,双方父母约定低彩礼1万元,共同出资数万元作为新婚夫妻创业扶持资金,以实际行动打破“彩礼越高越风光”的误区,倡导“夫妻创业真风光”的氛围。

经过近半年的持续治理,李胜村高额彩礼整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数据来看,喜宴桌数从原来的20桌降到8桌,宴席标准从原来的每桌800元降至600元,彩礼平均金额降幅超50%,2025年新结婚的6对新人中,3对实现“零彩礼”,其余彩礼均控制在指导标准范围;从社会风气来看,村民对高额彩礼危害性的认知普遍增强,盲目攀比、跟风索要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因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同比下降70%,“重情轻礼”“节俭办婚事”的理念深入人心。

李胜村的实践证明,整治高额彩礼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的坚持和多方合力的推动。未来,李胜村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典型引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让文明婚恋新风尚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村民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

来源:黄冈文明网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